《新方案 新课标 新征程》指导下的课程建设

——林西县职业中学2024年幼儿保育组说课活动

咚巴拉
创建于2024-08-28
阅读 314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随着新学期的钟声悠扬响起,我们满怀激情与期待,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组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再读《新方案 新课标 新征程》一书,8月27日,我校在刘全宇书记、李志春校长的带领下,紧密围绕新课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准备了专业课程说课活动,共同探索在新的教学旅程中,以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引领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金玲玲老师围绕“幼儿社会交往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内容,以区域游戏活动同伴交往中独自游戏为例,通过情境探究的教学模式,抛锚式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活动。金老师的教学互动体现在“善教”与“乐学”,“善教”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注重启发诱导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能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培植、发散。“乐学”意味着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主动地参与讨论、思考、质疑和创新。

      赵明老师的《学前儿童生活制度》说课,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为目标,课前通过微课、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前预习,课中观看幼儿园一日活动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流程,通过合作学习,制定符合幼儿年龄的生活制度,课后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地参观并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实践,近距离感受幼儿园的生活制度实施情况,参与到一日生活管理,根据自己所学提出对幼儿生活制度的改进建议。

      王楠老师将《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的专业核心课程与《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的公共基础课程进行‘自我意识’培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心智灵活性。通过案例分析及自主探究理解自我意识的含义,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展开“十年后的我”的活动,克服自我认知的偏差和矛盾,实现自我接纳。

      王丽娜老师在遇见快乐,遇见美好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与途径》的说课中,以丝绸之路—看融合(导入)、多元文化—谈教育(师生互动)、头脑风暴—探途径(合作)、模拟课堂—做展示(实践)、教师评议—作总结(改进)进行课程分析,紧扣主题根据学生们的知识经验共同交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将多元的文化教育内容与民间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使幼儿文化教育内容向国际化、本土化、科学化、生活化和主题化方向发展。新课标要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发布一些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鼓励孩子们从未知的领域出发通过自主思考和同伴讨论来完成学习课程,学生通过互相学习、协作探究来深化学习吗,鼓励孩子们相互尊重支持,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

       范广英老师的说课内容围绕学前儿童“呼吸系统”展开,通过案例分析、启发式和提问式、直观演示、讲授的教学方法,以及思考评价、动手操作、分析归纳、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呼吸系统相关知识点。新课标中提出:课堂教学要从记中学转向做中学悟中学,学生学的好才是真正的好教学,本课通过课堂预习、自主探究与同伴间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进入做中学悟中学的通道,使学生今后的学习逐渐进入良性循环。通过案例分析、视频、游戏等形式,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处理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


      段伟娜老师依据新课程标准,落实研究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新教材中要使学生“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进一步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的精神。通过课前调查的准备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并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引用“达尔文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导入新课《遗传病及其预防》,采用“启发-探究式”问题教学法授课,同时使用讨论法,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通过讨论、观察对比、图文结合、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本节课内容。

      李超老师在《幼儿的学习动机》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案例“包拯包青天”引入,请学生们思考包拯包青天为什么会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教师进一步讲解,我们学习幼儿保育专业是为了什么?教师发布“我在为谁学习”调查表,哪种动机更有利于激发我们主动学习呢?小组讨论:在日常学习中可以有哪些方法或策略来提升自己的学习动机?在教学方法方面,通过互动参与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明理、在明理中导行。

      吴杨老师的《幼儿道德行为发展内容及特点》,利用大单元教学理念,将2课时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既有助于学生系统化学习知识,又体现知识的连续性与发展性;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将中职幼儿保育学生核心素养,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应用韦伯的DOK知识深度模型,进行教学目标设计,以学生学为中心,将学生的认知活动分为记忆与再认、概念与基本技能、策略化与较复杂的思维过程、知识的延展性和更加复杂的思维过程四个层次,每个学习层次层层递进,促进学生在不同认知层次上发展,学生使用模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说课结束后,领导对本次幼儿保育专业的说课活动进行评价,对本组教师后续的教学活动及课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张博主任指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更能理解专业知识。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教师的知识及独特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点亮了求知的明灯。但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启迪与灵魂的触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意义。

      姚禹主任提出,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内容繁杂,要将知识建构成体系,对于中职专业学生的“零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做好新学期的衔接工作,捕捉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对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更有帮助。

      赵亚茹校长强调,教研是课程建设的基础,要做好学期的教研计划,课程内容要不断的研究、探讨、实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促使每一节课都是有效的课堂。

      最后,李志春校长对幼儿保育专业的教师给予肯定,并鼓励年轻教师要有冲劲、有思想,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教师要从挑战中寻找机遇,以赛促教,以教促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通过本次说课,聆听了彼此的教学设计,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反思,提高了教学水平,丰富了教育理论,帮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签发:张博

校审:范广英

编辑:范广英

来源:林西县职业中学党支部

时间:2024年8月28日

阅读 31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