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绿意葱茏、繁花绽放的美好时节,为进一步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发挥党员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员骨干的教育事业心和责任使命感,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于5月21日下午开展了2025年度党员骨干教师示范课暨校内学科组教研活动。
本次生物组学科活动由青年党员教师杨旭展示精彩课堂教学,执教主题为《遗传变异相关解题方法》。


本节内容聚焦高中生物学较难的知识模块——遗传变异,致力于帮助学生系统辨析和区分不同的变异类型。课堂伊始,杨老师采用提问式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生物变异的类型,并结合图片对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进行深度辨析。紧接着,通过呈现典型例题,自然且巧妙地总结了核心知识,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又与学生共同探讨了细胞分裂异常与生物变异的原因分析,通过讲练结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思考,环环相扣,图文结合,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教学目标。


在本次公开课结束后,杨旭老师基于课堂教学实践,从设计理念到实施策略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教研组全体教师在评课环节展开热烈讨论,一致认为本节课是一节兼具学术高度、思维深度与育人温度的优质示范课,充分展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样态。
教学亮点
杨老师以"精准诊断→策略突破→应用提升"为教学主线,构建了层层递进的学习阶梯,成功实现了从知识传递到思维发展的教学跃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杨老师精准把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精心设计的例题解析与变式训练,引导学生逐步达成学习目标。这种教学设计不仅有效落实了生物学核心概念,更完美契合了新课标对"生命观念"与"科学思维"的双重要求。
改进建议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教研组提出以下建设性意见:
1. 学情诊断的精准化:建议通过前测问卷或预习反馈等方式,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以此优化分层教学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适切的发展机会,从而全面提升课堂参与度。
2. 教学媒体的优化:针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等抽象内容,可适当增加动态演示(如三维动画、模拟实验等可视化手段),通过更直观的方式呈现染色体行为变化及变异类型,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
本节课的成功实践为遗传变异专题教学提供了优秀范例。相信通过持续优化教学设计,必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此次活动不仅推动了教学创新和课程改革,展示了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党员修养,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党员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下,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END—


撰稿:王政
审核:赵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