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勾股定理,感受数学魅力——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5年党员骨干教师数学示范课成功进行

石恩夕
创建于06-05
阅读 13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开展了2025年党员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本次活动汇聚了学校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他们代表着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在示范课的舞台上,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学的深刻理解,化作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程,为全校教师带来一场教学的盛宴。


精心备课,创设情境

‍数学组特邀李亚玲老师开展了一堂以“勾股定理”为主题的党员骨干教师示范课。这堂课不仅是一次教学展示,更是一场师生共同探索数学奥秘的旅程。通过精准的教学设计与生动的课堂互动,李亚玲老师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数学世界的大门。

李亚玲老师以赵爽弦图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兴趣。她巧妙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初步感知勾股定理。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课堂从第一章“勾股定理”的基础知识展开,李亚玲老师带领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来研究勾股定理。

李亚玲老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勾股定理的基本原理,还学会了如何灵活运用到具体情境中。

李亚玲老师通过几何画板验证了勾股定理,并邀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整节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并清晰地讲解了定理的核心内容,结合电子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黑板上的公式与屏幕上的动态演示相辅相成,使得勾股定理更加直观易懂。

个性化辅导,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李亚玲老师采取了一对一辅导的方式,耐心倾听学生的疑问,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疑惑。这样的个性化指导有效弥补了课堂上可能存在的遗漏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李亚玲老师的教学风格既严谨又亲和,赢得了全体学生的尊敬与喜爱。

精研细评,薪火相传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一节课往往因专业的评课而精彩,上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茅塞顿开,听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豁然开朗。

数学学科组委员廖伟民老师主持本次会议。首先,李亚玲老师先对本节课进行自我评价。随后,各位听课老师对李亚玲老师本节课予以高度的评价,李老师本课将文化情境与数学探究深度完美融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教学逻辑清晰,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活动设计梯度合理,从操作感知到逻辑证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节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思维的旅行——学生在猜想与验证中触摸数学的严谨,在应用与拓展中感受数学的力量,最终明白:原来抽象的定理背后,是人类对规律的永恒探索,也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智慧密码。

廖伟民学科委员指出本节课情境导入生动,拼图验证直观,联系生活实例,体现了数学应用价值;融入中外数学史,渗透文化内涵。李老师将知识、思维、文化三线融合,是一节兼具深度与温度的示范课。

刘玉记主任首先肯定了本节课非常好,在教学中针对教材结论或教师讲解,预留“质疑时间”“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若不认同,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分析,用证据支撑观点,对比不同观点找逻辑漏洞,留“质疑时间”鼓励反驳,以促思维碰撞,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唐颖鸿主任认为本节课的亮点非常多,李亚玲老师的个人素质非常好,态度非常认真。本节课李亚玲老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设计活动让学生探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到了知识,同时也关注到了数学思想方法,具有个人魅力与特色!

王华校长指出李亚玲老师本节课教学思维具有创新性,课程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层层递进衔接自如,节奏紧凑,每个环节都有任务驱动,师生互动丰富,以勾股定理为核心,融合分形几何、数学美学与跨学科思维,既夯实基础又拓展视野,符合“培养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能力”的课程要求,教学过程既注重知识逻辑,又关注学生体验,是一节富有创新性的好课堂!

结语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本次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我校全体教师将以“名师为引领,骨干为榜样”,不断学习与思考,砥砺前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课堂精彩持续绽放。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我们永远在路上!

阅读 13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