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研究 理论学习提升 专业发展进阶”活动圆满结束

雨晴
创建于2020-11-14
阅读 3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这乍暖乍寒的初冬时节,大通县小学数学张文华名师工作室隆重召开了青海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研究课题《基于“微融合”的小学数学探索与实践》的开题暨培训会。

     本次会议由工作室组织,桥头第一小学承办,大通县小学数学教研员李慧清老师主持。我们还有幸邀请到:南京雨花台区发展中心马克龙老师和大通县教学研究室张广业主任,专家能亲临指到我们的开题报告会,这是对我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也是对我们工作室课题组成员的鼓励和鞭策。

         参加本次开题暨培训会的还有来自全县26所小学的数学教研组长和骨干老师,虽然他们都是小学数学教育界的精英,但是他们依然都在认真聆听,积极学习。

开题汇报

  今天的会议共进行了三项。第一项,课题开题会议。首先由主持人李慧清老师介绍了本次会议背景,然后张广业主任宣读了《基于“微融合"的小学数学探索与实践》课题立项通知书并提出研究的要求。他强调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意义重大,以课题驱动,行动研究不仅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职业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助推器。并对课题研究提出指导建议:1.要重视课题实施的过程,本次立项课题选题符合时代的需求,实验学校应给予全力支持,课题研究组成员要同心协力,顺利推进课题研究计划。2.课题组成员要明确分工,分步推进课题研究进程,使各阶段课题研究计划全面落实到位。最后预祝课题能达到参研老师不断进步,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课题成果丰硕圆满结题。

         课题负责人张文华校长做开题报告。张校从九个环节,即课题研究的背景、核心定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重点、研究方法和途径、预期研究的成果、前期开展的工作、完成任务的保障及主要研究阶段等九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使每一位研究教师理清了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可以说这是我县教学研究的一幅美妙的图画,有了专家的指导、领导的支持、教师的参与,相信这幅图画到时会显得更加生动、鲜艳、多彩。

  南京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马克龙老师对本课题实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了专业的评议,并对课题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指导。首先马老师肯定了本课题研究主题明确,“微融合”抓住了时代脉搏,抓住了全县小学数学现状,会改变小学数学学习的生态。马老师又给了我们五条建议:1.研究该课题要在工作室的引领下,希望全县的小学数学教师联动起来。2.希望全县的小学数学课通过潜移默化,先提高老师的素养,再去影响孩子的心灵成长,为大通县的义务均衡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3.要处理好信息技术从整合到融合的自然衔接,从教育现代化技术2.0已经发展到3.0的时代,我们的研究要用好,发挥好信息技术,让技术支撑教学,服务于教学;要注意做好信息技术校本教研的真研究,虽然研究累并收获者、快乐着,不要把复制粘贴式的拿来主义作为自己的研究,研究要接地气,真思考,研究真问题。4.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学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分析课堂教学状况、学情检测反馈情况,改善教学行为,促进学、教、评一致性。 5.基于“微融合”下的课堂教学要体现:精准化教、个性化学。马老师带着欣赏和赞许的期待,对课题论证和指导,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马老师的讲话高屋建瓴,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找到了课题研究中的侧重点。面向未来的数学教育,我们非常关注学课堂教学,相信有专家的指导,以我们全县小学数学教师的智慧和实践,“微融合”的数学课堂一定会在我县落地生根。

  课题组成员秦平老师宣读了实施方案。她从课题立项过程、领导小组的成立、研究内容和方法、课题推进的阶段、以及各阶段的工作等都做了周密的安排,思路清晰、安排科学、易于操作。

  课题组成员田玉兰老师代表课题组成员发言。她表示,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的引领下,在领导的支持下,会团结一致,更加努力,不断进步,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课例研讨

  桥头一小的骨干教师白秀娟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精彩的研究课,授课内容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一课。白老师在教学中紧扣研究主题“微融合”,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通过猜测、质疑、验证、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建构1/2的认知过程,通过拓展进一步认识了几分之一,用不同的学具展现学生学习的能力,将数学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体现学习的历程。

专题讲座

  马克龙老师结合白老师展示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例,根据大通县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通好课堂 课堂新样态》的专题讲座。马老师用丰富的案例详细的解读了大通好课堂的九字策略以及课堂教学新样态,有实际情境的描述,还包含着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使所有在场的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主张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走在教之前,从而达到学——教——评的教学效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情境——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双导向”教学模式等,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都要建立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基础上。正所谓教学无法,贵在得法;关注学生,以学定教。




  最后课题主持人张文华校长总结,专家的引领指导、领导的关心支持,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动力,相信有了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我们研究团队的教师素养一定会因课题的持续开展而不断提升。我们各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因可持续开展而不断提高。


         今天的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专家的指导使我们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思路,专家的讲座让我们耳目一新,深受启发。课题的实践和研究离不开专家的引领,领导的支持,也离不开我们全体小学数学教师的参与。我们相信在专家的引领指导下、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县小学数学教育人的共同参与下,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能顺利开展,并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今天是个起点,我们踏上了课题研究的新征程;今天是个开始,我们将进行为期两年的探索。对于课题研究,我们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虽然我们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能力,但在新课程背景下,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新困惑,如何开展,如何在课题研究中促使教师成长、学生发展、课堂高效,学习无止境,研究无止境,我们永远在路上……

阅读 3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