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如风
更新提醒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构建基于“学生”和“学习”的科学课堂——记陈建秋名师工作室送教碧湖小学

创建于2022-05-27 阅读416
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我区教师教学相互交流和同步发展,陈建秋名师工作室于2022年5月26日前往碧湖小学开展了以“构建基于‘学生’和‘学习’的科学课堂”为主题的“名师有约”送教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主要由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专题讲座三个环节组成。
课堂展示
首先展示的是秀山小学朱敏敏老师执教《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一课。朱老师从生活中常见的温牛奶现象入手,聚焦问题“热水是怎样使牛奶由凉变热的”。她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进行预测,牛奶和水的温度变化速度是均匀的吗?接着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组使用探针式电子温度计测量,学生读数十分方便。然后用复式折线图呈现温度变化,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研讨,归纳实验中的规律。
第二节是碧湖小学刘聪老师执教《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刘老师也是从生活中的情景开始,引出本课研究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突出了“科学生活化,生活科学化”的教学理念。学生在真情景、真问题、真探究、真解决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有效合作,让学习自然发生。整个教学过程,刘老师以生为本,注重探究,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提升。
互动研讨
听完两节课后,参与活动的工作室成员与碧湖小学的科学教师一起开展了互动研讨。两位上课老师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随后,听课老师们也都发表了自己的听课感受和所思所想。大家对“探针式温度计”和“玻棒温度计”的选择开展了深入的讨论。
专题讲座
第三个部分是天宁小学陈建秋老师的专题讲座《小学科学说课的基本策略和实践演示》。为了让我们掌握科学的说课技巧,提升专业能力,陈老师立足于教师的切身问题,从什么是说课,说课的基本格式、基本策略、常见误区等方面进行了讲解。陈老师强调,说课必须要突出“说”字,做到设计新颖,有理有据,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自然流畅。
活动最后,碧湖小学的沈校长总结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希望加强学科交流,共同发展!
活动花絮
本次活动,除了工作室成员陈建秋、朱敏敏、刘聪、吴振峰、吴柱芬、汤雅雅、周娟、金世超、潘美婷、徐薇老师之外,还有碧湖小学、开发区一小、秀山小学等十多位老师参加。老师们听课认真,研讨积极,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

撰稿:潘美婷

审核:陈建秋

相关链接
阅读 41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