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如风
更新提醒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走向素养导向的小学科学课堂——陈志强名师网络工作室第1学带组暨陈建秋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综述

创建于2023-06-18 阅读2053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引导教师立足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2023年6月16日,陈志强名师网络工作室第1学带组在丽水莲都外国语学校举行线上线下联合研修活动,陈建秋、徐薇、揭晨奕、周雪芳、潘美婷、叶根芬、陈海霞、刘聪、金世超、吴振峰、陈美丽等老师线下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走向素养导向的小学科学课堂”,安排了课堂观摩、互动评课和专题讲座等内容。

1.课堂观摩

揭晨奕老师执教三下《影子的秘密》

揭老师的课构建分层探究,推进思维发展。课一开始,邀请学生参加影子游园会,引出“影子”,进而探究如何制作“影子”,接着思考如何改变“影子”,学生借助亲身经历的探究来获取经验学习和构建具体的科学概念,引导学生不断卷入,推动思维的发展。

学生完成挑战后,给学生时间准备并展示影子的故事,将学生学习成果与好玩的游戏结合起来,将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玩得很开心,不知不觉中就将知识进行了运用巩固。

徐薇老师执教六下《产生气体的变化》

徐薇老师通过层层递进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知道二氧化碳气体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到这种气体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对于二氧化碳的确定,不是采取直接告诉的方式,而是先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做出初步判断后,再进一步结合实验及资料确定生成物就是二氧化碳。

徐老师的这堂课让学生经历了严谨的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的过程,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证据意识,发展了学生追求实证的科学态度和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

参与听课的老师

2.互动评课

在互动评课环节,针对如何走向素养导向的小学科学课堂这一主题,结合两位老师的上课内容,老师们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

老师们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在教学环节上的精心设计,以及活动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推动学生的思维提升,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节课我们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中如何组织学生有效交流,交流的时候要引向生生交流,而不是传统的师生一对一交流,交流时怎样让其他的学生真正参与倾听,都是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改进。

3.专题讲座

陈建秋老师讲座《听课和反思,助推走向素养导向的科学课堂》

陈老师从“听课笔记”和“教学反思”两个版块阐述了如何提升自己从而走向素养导向的科学课堂。陈老师先展示了部分优秀的听课笔记,这些听课笔记既有手写稿也有电子稿。然后就如何做听课笔记提了一些建议,比如提前做好听课准备、常用手机拍照记录、及时进行教学点评、课后整理听课笔记、端正态度不要应付等。

陈老师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学反思的主要方向包括: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反思教学活动是否体现“沟通、合作” ,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内伤,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火花”,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个性差异,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具体到教学反思的内容,陈老师提出可以写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学机智、写学生创新、写再教设计等。

阅读 20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