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软件杯国一失之交臂

有太阳
创建于2023-09-10
阅读 631
更新提醒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5月初~2023年8月21日up所在团队共4名队员1位指导老师,在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创新实验室指导组的指导下,取得了第十二届中国软件杯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


此次获奖对于up所在团队以及创新实验室来说算是一次突破,从初赛5767支赛队伍中挺进决赛,到最后参加59支队伍的最终答辩,每一步对于团队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团队所有成员均没有参加竞赛的经验,能取得成绩离不开我校计算机系创新实验室指导组的专业指导。


团队4人全部来自创新实验室,在创新实验室有专业的导师对编程技能、学习方向、就业方向以及比赛项目进行全方位指导,特别是比赛期间创新实验室张麟华副教授、秦晓晖讲师(同时也是团队署名指导老师)、崔建青讲师等专业指导老师组成的指导组对竞赛的方方面面进行的大力指导,对于up所在团队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ง •̀_•́)ง


欢迎太工计算机系学弟学妹加入创新实验室,实验室会为你们提供最优质的竞赛和项目资源。(„ಡωಡ„)


此次比赛唯一的也是最不甘心的遗憾,团队只是全国二等奖,与一等奖失之交臂。在up看来冲击全国一等奖是有希望的,团队整体能力和付出的努力一定不输其他队伍,但是经验上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希望太工今后的参赛队伍通过借鉴这次的参赛经验可以突破国一 。\(*T▽T*)/ 


5月~7月初(需求分析)

在崔建青老师的大力宣传下,up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了软件杯(甚至做好了当炮灰的准备 O乛◡乛O)。软件杯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参加的第一个竞赛,在铁蛋前辈的指导下,我们最后选择了A5-基于大梦云原生大数据平台的物流信息数据中台系统作为赛题:.゚ヽ(。◕‿◕。)ノ゚.:。


刚刚开始分析赛题要求也像看天书一样ヘ(;′Д`ヘ),明明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连一起就成了陌生的技术劝退(╥╯^╰╥)。于是up就去找铁蛋前辈交流赛题内容,偶尔写一写案例代码,第一次创建并链接上达梦数据库的时候,激动的up想疯狂扣三千个篮(`・ω・′),这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给了整个团队巨大的信心。


6月末到了学期末,由于期末复习,这段时间主要在与铁蛋前辈请教比赛的整体规划,所以这段时间团队更多是在做需求分析,真正的系统开发集中在7月初到7月15日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

7月初~7月15日(初赛)

up作为后端开发在12天的开发周期中平均每天爆肝15小时写代码,当然只有up自己爆肝远远不够,队友也功不可没,我们队伍的前端开发和视频剪辑师干起活来也是相当卖力。


系统开发:有着之前2个月的需求分析基础,开发过程也算比较顺利,要说最烦的大概是系统架构重构。因为之前的代码耦合度过高(后端架构设计不合理)导致需要重构大量的代码。这段时间up干劲十足,每天爆肝十几小时也没觉得多累,感觉边听歌边敲代码时间过得很快。


系统调试:需要前后端开发者共同调试,每次调试可能会持续5~6小时,系统有bug需要及时调整,同时也要为其他组员的工作提供支持。


系统上线:系统上线是up认为时间最紧、难度最大的阶段。能走到这一步up认为已经很超出预期了,从最初连赛题都看不懂,一路走来打破无数的技术壁垒(up第一次参加比赛比较菜),到现在系统上线。4天左右系统上线期间up感觉压力史无前例的大,将系统放到服务器运行需要查阅大量文档手册,仅剩6天的作品提交期限不会等人,视频素材的录制遥遥无期但剪辑时间却无比紧张,最后还有3份文档1份PPT需要制作。这一切的前提是系统能在平台正常运作,不然制定的计划就只是一张“饼”,如果系统不能正常上线,那之前的所有付出都会成为没有成果的无用功。运行环境差异导致的bug曾让我一度认为是自己6天之内不可能跨越的鸿沟,一天爆肝19小时无果带给自己的是提前到来的遗憾。每分钟能做的只有不断给自己打鸡血,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不能因为懒浪费这极端优越的机会”。最后系统上线成功的喜悦,是劫后余生的释怀,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慨,大概也是绝无且仅有的美妙。


作为后端开发:一个项目的后端开发可能不是综合能力最强的,但一定是对业务功能最了解的。因为从功能需求分析到系统架构搭建以及业务功能实现,都是后端开发来做决策,所以后端需要为其他队友的工作提供支持,甚至作为整个项目的决策者向其他队友提需求以及整合多方面工作。


爆肝半个月需要完成的:系统开发、系统上线、三份文档编写(约76页)、PPT(23页)、演示视频制作。其中最耗费时间的是系统开发和演示视频制作,视频制作相当关键,演示视频是初赛评审的重要依据!


个人经验:需求分析时间过长,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开发周期过短(比较费肝😱);演示视频与PPT制作尽量精美,突出重点(作品完成度);需要有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对整个项目负责,定方案、做决策、整合工作。


项目完成度展示:


演示视频(仅供参考):

06:02

7月15日~8月初(计划制定)

这段时间是初赛评审时间,期待进决赛的同时也在做着下一步的计划。做好计划后与指导老师汇报并敲定大方向,制定具体方案后——开摆!接下来2~3天的主要工作是打游戏👻

8月初~8月16日(系统优化)

初赛阶段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赛题的基本要求以及部分拓展要求,是针对赛题要求但并没过多考虑实际使用;优化阶段主要针对数据中台这一概念去做符合实际的功能,更多从实际使用角度出发,花大量时间打磨系统的实际功能合理性和人机交互适配性。


实际工作内容不算多,扩充几个功能,完善前端UI界面,更新文档、PPT、视频内容,此外做好去南京参加总决赛的准备。对于十几天的时间可以说游刃有余,提交完作品后就踏上了前往南京总决赛的征途。

8月17日~8月21日(全国总决赛)

8月17日到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天的任务是对系统做最后调试,需要保证第二天的实机演示环节符合预期。在这里见到了许多厉害的参赛者,参观了南航,开阔眼界增长阅历。

8月18日开始正式比赛,正式比赛共分为两轮,第一轮需要所有总决赛队伍现场用自己的设备进行演示,评委大部分是出题公司的员工(我们赛题就是达梦公司的员工)。现场大约10个评委,每人都有一份评分细则,需要自己演示系统的全部功能,演示完成评委会依据评分细则针对性提问。


第一轮比赛十分甚至九分的残酷,有着接近80%的淘汰率,举个栗子:A5赛题组共7支队伍进入决赛,7支队伍中最后只有2支队伍进入第二轮答辩(但是我们还是凭着实力进入了第二轮答辩(๑ゝω╹๑))。


个人经验:演示之前调试好比赛设备(服务器、系统、本地网络环境、电脑);演示时用普通话、声音不要太小、讲话自信最好有临场应变能力(出bug了心态别炸);仔细听其他队伍演示,了解每支队伍的情况(优势和劣势)


8月19日总决赛答辩,当天会进行答辩顺序抽签,每组队长需要将本组答辩PPT最终版本上传。答辩共11分钟(6分钟演示PPT,5分钟专家提问),主要介绍专业技术和特色功能。


答辩的评委包括各个领域的专家,会从各个角度提问(实际用途、专业技术、研发过程等)。此阶段PPT要做到精美,涵盖内容多,可以多介绍专业技术相关内容,评委的关注点和提问内容大部分是关于专业技术的(好吧,这里我们的PPT制作上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也是我们与国一失之交臂的原因之一,,Ծ^Ծ,,)。


答辩现场,我跟你讲哦,毫不夸张,就是神仙打架,不论是专业技术深度还是功能实用性都很厉害。另外感触比较深的是,80%的队伍都有人工智能的结合(不论赛题是否要求),机器学习可以作为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项目涵盖技术要多,不然显得没有核心竞争力。

关于作品:系统开发阶段有多余时间可以考虑锦上添花的技术(机器学习、微服务、分布式),UI交互虽然重要但不建议花费大量时间优化;赛题要求的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一定全部完成,在此基础上还要有自己对赛题的独特理解(特色功能),不然基本不可能进入总决赛!

PPT制作介绍技术和核心功能,可能有20几个赛题,评委不会对自己的赛题了解很充分,但专业技术评委一定懂。所以PPT展示应以专业技术为主,最好队伍要有做PPT比较拿手的队友。

答辩前写好稿件多加练习(上台可以拿稿件),调整好心态对自己的作品要有自信,能进入答辩的作品不会太差。

队伍成员分配(仅供参考):2后端(技术),1前端,1视频剪辑、PPT制作。每位成员都很重要,不能妄自菲薄去摆烂!


总决赛现场:

心得感受:参加软件杯是一次独特的经历,增长了见识,见到了很多厉害的参赛者,提升了自己各个方面能力。不论是否是计算机专业同学,都希望有机会要去参加一次,发掘自己身上的潜能与可能性,爆发自己的小宇宙,加油筒子们!

阅读 6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