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如风
更新提醒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让探究在科学课堂真实发生——陈建秋名师工作室送教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活动综述

创建于2023-11-25 阅读2181

为充分发挥莲都区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我区教师教学交流和同步发展,2023年11月24日,陈建秋老师带领名师工作室成员吴柱芬、吴振峰、雷海芳三位老师,来到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开展一天送教活动。

本次送教活动内容丰富,上午安排了三节研讨课,分别是麻寅莹执教六上第四单元《1.各种形式的能量》、吴柱芬执教三上第三单元《6.观察云》和雷海芳执教四上第二单元《5.食物中的营养》,下午安排了互动评课和两个专题讲座,分别是吴振峰老师的《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陈建秋老师的《有效探究,提升科学素养》。

课堂教学观摩

麻寅莹老师《1.各种形式的能量》

第一节课由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的麻寅莹老师执教六年级《1.各种形式的能量》。

麻老师善于调动学生,通过互动问答导出课题,继而通过学生举例对能量有初步的认识。之后,麻老师重点组织学生探索身边的能量形式,从“观察到的现象,能量的表现形式(能量的来源),物体发生的变化”三个方面让学生分组讨论,再进行研讨反馈,并拓展到生活中的能量应用,较好地达成了本课教学目标。当然,如何有效发挥单元起始课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去思考。

吴柱芬老师《6.观察云》

第二节课由长岗背小学的吴柱芬老师执教三年级《观察云》。吴老师通过一个视频让学生了解云是什么。接着向学生展示了六张云的图片,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给云分类,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掌握积云、层云和卷云的特点。

云量和天气有什么关系呢?知识讲解后吴老师给学生提供图片让学生分辨天气,其中有一张图片学生出现了分歧,吴老师给学生提供纸质图片和格子纸,通过数格子来判断该图片的天气为晴天。云的形状多样,高度不一,关于云的分类也不仅仅是科学书中的三种,拓展活动吴老师通过分享云的变化和云的谚语,进一步提升学生研究云的兴趣。

不足的是上课时天空万里无云,吴老师并没有在课堂上带学生去观察,如果能走出教室观察学生会更加感兴趣。

雷海芳老师《5.食物中的营养》

第三节由雷海芳老师执教,引领四年级小朋友共同学习《食物中的营养》。

雷老师以“食物有什么用”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探究环节,三人一组,分工合作,检验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通过动手实践,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协助者,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扎实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互动研讨评课

之后,围绕“让探究在科学课堂真实发生”这一主题,我们进行互动研讨评课。三位上课老师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备课思路和教学感受后,老师们自由点评,肯定了优点的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比如,教学时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效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让探究活动真实有趣,而不能照本宣科。再如,面对学生容易混淆的科学概念,老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建构完整的概念体系。

听课瞬间一

听课瞬间二

听课瞬间三

专题讲座分享

吴振峰老师讲座

市学科带头人吴振峰老师做了《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讲座。吴老师从科学核心素养、科学思维、为什么要培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四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案例分析,老师们感受到很多时候,身边最常见的物体也许就是最好的实验器材,老师们只要退一步,把课堂让给学生,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最大空间、最高实效地得到发展。

陈建秋老师讲座

之后,市教学名师陈建秋老师作《有效探究,提升科学素养》专题讲座。陈老师指出当下的科学课学生大多在“动手”中实验,实质上是在教师的指令、讲授下完成,是一种指令性活动,学生的参与状态是被动的。陈老师从“几种常见的假伪探究,设计适宜的探究活动,把握活动的指导力度,追求学生的思维深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结合课例阐述了有效开展探究活动的策略和方法。

冬日暖阳,照耀着整个仙渡,正如我们的科学课堂,在研讨和交流中不断成长。

往日链接

2021年12月9日,陈建秋名师工作室到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开展送教活动。

阅读 21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