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如风
更新提醒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指向思维发展的科学探究活动——陈建秋名师工作室送教育英小学活动综述

创建于2023-12-01 阅读2546

为充分发挥莲都区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我区教师教学交流和同步发展,积极响应莲都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莲都区名师工作室‘名师有约’送教活动”,11月30日下午,陈建秋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潘美婷、刘聪、蓝剑锋、钟婷婷、朱敏敏5位老师,来到莲都区育英小学,举行主题为“ 指向思维发展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小学科学送教活动。

本次活动安排了2节观摩课,分别是潘美婷老师执教的四上第三单元《4.弹簧测力计》和刘聪老师执教的六上第三单元《2.斜面》,之后是工作室主持人陈建秋老师组织评课研讨,并作题为《指向思维发展的探究活动指导策略》专题讲座。在育英小学教科室主任朱玉燕老师的组织下,送教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朱玉燕老师给送教老师颁发证书

教学观摩

潘美婷执教《弹簧测力计》

第一节课由莲都区碧湖第二小学潘美婷老师执教四年级《弹簧测力计》。

潘老师从“两个大小相近的苹果和橘子谁比较重”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发现弹簧的性质。

接着又以“重多少”的问题引出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然后通过阅读和视频等方式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学以致用,解决课堂开始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

刘聪执教《斜面》

第二节课是由莲都区碧湖小学刘聪老师和育英小学501班同学一起合作学习《斜面》一课。

刘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轻松愉快,善用评价激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学生紧紧围绕“运水”主题,开展对斜面的探究,通过工具测量用斜面搬运物体和直接提升之间的差异,认识到斜面能省力。

刘老师还准备了大量的竹子,让学生模仿古人利用竹子从高处往低处引水,学生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参与度也非常高,所有同学都在认真投入的参与其中,并且遇到问题,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体验了古人巧妙利用自然材料发明引水系统的过程,真切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

体验之后,学生总结出斜面的作用,对活动中出现漏水和如何解放双手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整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研讨分享

陈建秋老师先从2023年5月在杭州召开的“探究未来——2023科学教育支持计划大会”说起,引用了章鼎儿老师的讲话“二十几年过去了,拿不出一个像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醒在座的老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探究活动的实践和组织,真正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和素养发展。

陈老师指出,科学课程标准上的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科学思维分为基本形式和高阶形式。基本形式包括科学抽象思维、科学形象思维和科学直觉思维,高阶形式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陈老师结合两节课例组织老师进行讨论交流,比如弹簧测力计的教学有多少价值,科学探究过程中怎样组织交流与合作,如何巧妙设置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冲突,让“障碍”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宝贵资源等。

活动结束时,老师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教研活动围绕明确的主题,有一定的理念和思想引领,并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既接地气又有理论高度,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方向。

相关链接

阅读 25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